关于是否该让毛孩安乐离开, 我们没有任何立场或权力去说“应该”或“不该”。 因为我们不是他的家人, 我们也无法代替您承受那份痛, 也承受不了您为他做决定后的情绪起伏。
我们所能做的, 是在您思考时,提供一些需要考量的重点和角度, 希望您无论做出哪一种选择,都不会留下遗憾。
一个艰难的决定
其实,有多少个宠物主是真的“希望”让自己的毛孩安乐死呢? 我们见过不少主人在安乐死之后,陷入长时间的自责与内疚。
很多时候,是因为看到毛孩痛苦,才萌生出“帮他解脱”的念头。 但情绪往往让我们陷入挣扎,看不清,也判断不了。 在混乱中做出的决定,事后可能会让人懊悔许久。
所以,我们写下这些,不是鼓励或反对, 而是希望您在不得不面对这个选项时, 能有更多元的思考,做出不让自己后悔的决定。
👨⚕ 关于“医生建议安乐死”这件事
很多主人会告诉我们:“医生建议我安乐他……”
这是非常常见的情形。
请放心,医生的职责是根据宠物状况提供妥善建议,就像我们生病时,医生也会给出不同的治疗方案,但最终的决定,还是交由我们自己来做。
我们希望您不要责怪医生——他们不是做决定的人,他们是站在医学角度提供专业意见。最后的决定权,永远属于毛孩的家人。
而我们身为宠物善终服务人员,更关注的是:
🐾 除了宠物的状态,我们也会陪您一起照顾内心的情绪与承受力。
因为这个决定,影响的从来不只是当下,还有之后的每一段日子。
在安乐死前,您可以思考的八个重点:
- 毛孩的生活质量是否已无法维持?
是否完全无法进食、喝水、走动、回应?是否长时间痛苦不安?
⚠ 请注意:生活质量差,不代表必须安乐死,而是需要更多评估与照护选择。 - 是否已咨询两个或以上兽医意见?
每位医生的经验与看法不同, 听取多方意见,能帮助您更全面地判断毛孩的状态。 - 是否已经尽力,而不是因疲惫、无助、财务压力而放弃?
治疗的尽头,并不代表爱的尽头。
若治疗不再有效,仍有“缓和照护”、“止痛管理”等方式,
请问问自己:我是真的为他好?还是我太累了? - 自己是否已准备好面对可能的自责与情绪冲击?
很多人在安乐死后,才发现自己还没准备好。
不是“想通了”才决定,而是“承担得起”才做决定。
请诚实问问自己:我是否做好心理建设? - 是否了解安乐死过程,并由专业兽医执行?
这个过程并不如想象中“安静离开”, 可能会出现抽搐、排泄、眼睛未闭等自然反应。
提前了解,能帮助您减少恐慌与创伤。 - 是否还要继续治疗?还是只保留止痛药让他舒服离开?
在生命尽头,不再勉强给予复杂药物, 只保留止痛与舒缓支持,让他轻松、安稳、无痛地走完最后一程。 - 是否可以在家中陪伴他走完最后的旅程?
若条件允许,让毛孩在熟悉的家中安静离开, 不用再面对医院的陌生、冷清与分离, 可以有更多空间与时间,说再见、说谢谢、说我爱你。 - 若已经决定要安排安乐死,是否能陪他一起走完?
请不要让他一个人面对。
那是他最后的时刻,您温柔的陪伴是他最安心的力量。
请牵着他的爪、轻声说爱他—— 这是一份爱与勇气的礼物,也是告别最温暖的方式。
🐶 如果您决定不选择安乐死,该怎么陪他走完最后一程?
如果毛孩还没有明显痛苦、或您尚未准备好放手,
那么继续陪伴,是一种很深的爱。
以下是一些建议,帮助您温柔地陪他走完最后这段路:
✔ 停止强迫进食,不喝水也是自然过程,不必惊慌
✔ 轻柔地替他清洁身体、梳毛、保持体面
✔ 安排一个安静舒适的角落,让他安心休息
✔ 陪他说话、轻抚身体、播放熟悉的音乐
✔ 若身体状况允许,可由医生协助给予止痛药,缓解不适
💧 很多主人会担心“ 不吃不喝是不是很痛苦?”
其实,在生命即将结束前,停止进食喝水是自然的生理过程。
很多时候,毛孩会在 3~5 天内自然离世。
这段时间的陪伴,比什么都重要。
🏠 若毛孩目前还在医院,您可以考虑把他带回家
带他回家,不代表放弃治疗,
而是选择一种温柔的方式陪伴他走完:
熟悉的环境,不再是冷冰冰的陌生空间
给予他最后的照顾、温暖与陪伴
让他在您身边离开,而不是独自离去
那一刻,您会知道他是何时离开的,
而不是等医生告知“他已经走了”。
📊 生活质量评估表(HHHHHMM Scale)
由美国兽医 Alice Villalobos 设计,适用于评估临终宠物的生活状态。
七项指标,每项 1~10 分,总分 70 分:
疼痛(Hurt):是否疼痛?是否可通过止痛控制?是否需人工供氧?
食欲(Hunger):是否还能进食?是否需要灌食?是否完全拒食?
饮水(Hydration):是否仍愿意喝水?是否脱水?是否需皮下注水?
卫生(Hygiene):是否能保持清洁?是否因卧床导致压疮、尿湿?
幸福(Happiness):是否仍有回应?是否感到孤单、沮丧、焦虑?
活动力(Mobility):是否还能站立、走动?是否经常跌倒或抽搐?
好日子频率(More):一周中,是否“好日子”多过“坏日子”?
✅ 评分建议:
高于 35 分:生活质量尚可,不建议急于安乐死。
❗低于 35 分:表示需要进一步讨论与支持,并非立即代表“必须放手”。
补充参考:关于宠物沟通师,我们想提醒您两件事
我们并不主张或推崇宠物沟通的概念,
但我们理解,许多宠物主人在犹豫是否安乐死时,
会希望透过宠物沟通师了解毛孩的想法。
若您也正考虑这样做,我们建议您特别注意两点:
- 先思考并整理好自己要问的问题
清晰的问题更容易获得具体、有帮助的回应。
例如:“你最希望的最后旅程是什么样子?”、“你还想坚持吗?”
同时,也可以对毛孩表达:您已经努力了,正在思考让他舒服离开的方式。 - 选择具有医学知识背景的沟通师
不是每位沟通师都能理解疾病状态,
我们建议您选择懂基本医学状况的沟通师,
才能将沟通与专业结合,提供更合适、负责任的回应。
💡不论是否选择宠物沟通,最终的决定仍需您从科学与情感两个层面综合评估, 才能真正为毛孩做出负责任、无愧于心的决定。
❤ 最后,我们想说:
不论您选择自然陪伴,或是安排一个安乐的告别,
只要是出于爱、经过深思,并愿意承担的决定,
我们都会尊重,也希望您在未来的每一天,
都能带着爱与平静,回想这段旅程而无怨无悔。